最美數字標牌,最好祝福
來源:明道標識 時間:2015-07-04 09:46:17
說到分眾傳媒,你或許不清楚它具體是做什么的,但你一定會覺得很熟悉。是的,在北京只要你乘坐電梯,在電梯就能看到分眾的廣告牌。今年,有消息披露,宏達新材擬以全部資產及負債與分眾傳媒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擬置入資產作價457億元,分眾傳媒在A股即將上市。
可以說,分鐘傳媒是中國戶外新媒體的代名詞,從十年前的納斯達克的上市,到2012年底的私有化退市,再到今年的即將借殼上市,時間跨度整整十年:從高起點到巔峰,從巔峰到平靜,從平靜到今日的再度升溫,十年記載了中國一個超級戶外新媒體的曲折歷程,十年也讓一個意氣風發的文藝青年邁向更加成熟的中年。而分眾傳媒在A股上市,對中國戶外新媒體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對上游的數字標牌產業而言無疑也是利好的消息。

在分眾傳媒上市的前夕,我們一起聊聊數字標牌這些年的發展,希望對行業能有所指導,共同促進數字標牌這個產業鏈上的上下游都能夠健康、向上發展。全新的模式讓分眾傳媒順利上市,在財富效應的帶動下,數字標牌迎來了第一波“風口”,故事、資本、場地,各類運營商蜂擁而至,他們仿佛是一匹匹脫韁的馬,四處“跑馬圈地”。然而,2008年的一場突發的金融危機輕易就戳破了中國新媒體的泡沫,這主要是由于國際VC資金鏈斷裂所致。
如今,除了分眾傳媒、航美傳媒、華視傳媒這些幸運上市的公司尚在之外,其他新媒體大多已不復存在。初創時期,大多是資本推動下的民營新媒體的爆發的時期,除了三家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外,一直獨來獨往的世通華納和被央視“包養”的巴士在線,也是中國戶外新媒體典型代表。
而隨著網絡版數字廣告機的誕生,壟斷網絡資源的電信系率先發力,在金融危機的艱難時期為數字標牌帶去了一絲希望,為了以表爭奪IPTV經營權的決心,進而殺入傳媒圈,在2008-2010年的兩三年里,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后在福建、湖南、山東、黑龍江等省份試點戶外視頻新媒體,最高峰時有十幾個省份立項并實施。然而隨著IPTV經營權最終敗給了廣電系,電信戶外新媒體進入了長時間的“休眠”狀態,直到今天亦然。
在這個多元發展時期,新媒體有了“受眾意識”,都進行了局部的創新,電信傳媒開始為受眾提供商圈優惠券服務,報業開始為受眾提供豐富的、可看的內容,分眾傳媒也嘗試了各種創新經營,Q卡就是其代表之一:2011年,分眾傳媒在七個全國核心消費城市加裝了三塊可以感應的小屏幕,在屏幕下加裝了一個Q卡取卡處。消費者可以現場免費領導一張采用RFID技術的Q卡,激活后即可在互動屏的感應刷卡,優惠信息就會以短信形式發到手機上,用戶憑該信息可去商家消費或享受優惠。然而,受眾環境的改變,復雜的技術體驗,受眾隱私等都讓這個項目走向困境,好在分眾開了一個藍牙的功能,為后續互聯網化經營預留了技術通道。
時間推移,自2013年以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理念的不斷普及,作為媒體產業中的新興力量,數字標牌也吹響了“互聯網+”的號角。此時的新媒體跨行業,包容性強,是媒體、受眾、商家、線上線下多方互動,傳播渠道全方位打通的創新。2014年,分眾傳媒更是不斷試水O2O,與支付寶、游戲商及無數城市商圈消費品品牌合作。同時,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下,在零售領域嘗試的“順豐嘿客”,在氣象服務行業的蘇州氣象屏,在交通、園區領域做導視的城市終端系統,在公共安全領域的福建、湖南物聯網電梯安全保障系統,在圖書館放置的歌德電子書下載機……各類“人機交互”的數字標牌行業解決方案方興未艾。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標牌系統必須足夠開放,終端要實現與用戶手機的聯通,甚至直接為用戶提供用戶想要的各種信息、支付、查詢、WIFI上網、充電等服務,在網絡和手機之間充當戶外全新模式的“終端寶”,在商家與用戶直接搭起一座戶外嫁接的橋梁,既是媒體,又是O2O閉環中率先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數字標牌的發展充滿著夢幻般的想象,也是戶外新媒體回歸人性化“以用戶為中心”的必然選擇,希望數字標牌的上下游越來越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