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明道標識 時間:2016-05-04 10:06:08
導視設計作為引導和區分空間關系的傳播媒介,除了以上闡述的信息、圖形、色彩等要素外,它最重要的意義是在環境中的識別能力,也是在環境中的實際應用。環境是個大的概念,廣義上可分為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但無論如何,導視設施在環境中是為人的需求服務的。從人體工程學分析,人對信息的接受大約 86%都是通過視覺,導視設施的安置要充分考慮人的視覺感受,即上文所談到的字體、圖形及色彩的醒目和清晰,還要適合人體自身條件,所以高度位置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標準。通常情況下,在建筑物內部,以視距在 5m 以內為例,一般信息和識別用的字體高度應至少是 25mm;方向性標識的字體高度應至少是 37mm。在視距較短的建筑中,字體的高度應按比例降低。對于視弱者、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其標準要作調整,大約每 25mm 的字體高度視距為 7.5m,100mm 高度的字體在 30m 外可視。導視設施的底色和文字的顏色對比要強烈,導向牌的高度一般為 1000-1500mm 。

導視設計應考慮到在空間環境中的色彩對比。比如在外部環境下的導視設計中,應該注意到臨近道路兩旁的村落和樹木形成的環境因素,由于周圍環境以綠色為主,所以這種環境就不適合綠色指示符號的使用。為了避免綠色指示符號和路旁樹木的顏色太過于接近使重要信息被錯過,而需要采用其他色彩,例如運用藍色來與所處的空間環境相區分。在高速公路的環境上,由于高速公路是高架結構,其遠離村莊并很少有樹木在路旁,所以在設計中可以優先采用綠色。而在一些色彩豐富的內環境下,色彩單一或者素雅清淡的顏色則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總之,在導視設計中要綜合考慮其色彩、字體、圖形的高效合理的識別目的,這樣才能在環境中得到根本發揮。
在導視設計的空間環境識別中,信息受眾即導視設計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接受者。導視設計屬于設計藝術學范疇,那么它就離不開設計的本質,設計是有規劃的創造性活動,導視設計過程也是有規劃、有目的性的,它以為人們生活環境創造便捷為目的,總的來說是為人們的需求服務的,那么它的信息受眾是整個視覺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研究對象。上文我們對導視概念進行了界定和特性進行了分析,目的是為了研究在傳播過程中信息受眾的有效識別,從而使信息受眾被指引、被示意、被警示等,在這些信息傳遞過程中,受眾是被引導的接受信息傳達者所要傳遞的信息,所以信息傳達者想要更清晰、快捷的傳達所要傳達的信息時,信息受眾是重要的研究對象。信息受眾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比如國別、民族、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情況的不同;健全人群和有生理缺陷人群的不同,這些都是在導視設計中需要考慮到的現實問題,所以在導視標識標準化的體系下,在體現功能性和藝術性的同時要更全面的了解信息受眾的具體情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分析信息受眾,才能實現精準傳達的設計目的。
導視媒介即導視設施,是導視信息的承載物也是傳播信息的具體媒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導視媒介的材料應用極為廣泛,目前用于導視設施的材料主要有 PVC 合成材料、塑料、木材、金屬、石材、也有部分設施采用了電子顯像管屏幕等特殊的技術材料。各種材料有其自身不同的特性,金屬材料有光澤使用壽命持久,但是需考慮其防腐蝕的問題;塑料、PVC 合成材料易于加工,可塑性強;石材質地堅實,有樸拙、大氣的天然美感,但是其加工制作運輸等相對而言就比較困難。各種材質有不同的特質,應該根據使用的場所、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設計。
環境是導視設計視覺傳播過程的空間因素,即以導視設計視覺識別要素為理論基礎,針對具體環境進有針對性的分析,受環境屬性和空間結構的影響。導視信息的傳播環境在建筑學中可分為戶內和戶外,戶內指的是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區分;戶外指的是建筑外觀、園林等建筑外部的空間。另外建筑的整體風格也直接影響到導視設計的風格,例如建筑的整體形態、建筑元素、整體色調等,從而使導視設計要對建筑理念進行充分的理解。商業環境中,導視設施的設計要給人溫馨、輕松、愉快的感覺,表現上要賦有親和力,商業導視設計中要符合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的整體設計要求,核心是符合企業理念的識別,突出企業個性與人性化的有機結合。

常州明道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蘇ICP備10112469號-1